- 程立江;袁明涛;蒋让文;
通过对底板的成形特征和尺寸要求进行分析,确定采用级进模进行成形,为了保证零件能顺利成形,采用挤压工序一次成形挤压斜面、挤压沉台、挤压环形槽等3处特征,并通过精冲孔和孔口倒R角保证孔径和孔口质量。经试模和批量生产验证:设计方案及模具结构稳定可靠,满足了底板大批量生产需求。
2025年08期 v.51;No.534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谢千辉;罗健;
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的需求,笔记本电脑卡簧精度要求为±0.05 mm,其制造工艺影响生产成本和设备可靠性,针对φ1.0 mm钢琴丝卡簧,提出弹簧机与模具结合的成形方案,采用6步成形工艺,配合低温热处理和滚磨电镀镍表面处理,该工艺生产效率达到30件/min,良品率达到99.6%,可实现自动化生产,为类似零件工艺开发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1;No.534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王益民;
由膨胀系数不同的铁镍合金与不锈钢双拼焊接材料制作的弹簧片,出现多方向的扭曲变形,通过校正机能解决材料厚度方向的弯曲变形,材料长度方向的弯曲变形仍然存在。通过模具导入段及模具中的校正装置解决拼焊材料的弯曲变形及落料工序件中尺寸不稳定的问题,在落料凹模中采用防止工序件落料不稳的措施,同时考虑成形中回弹、多个弯曲及制件顺利排出等问题,使设计制造的模具能满足连续生产的要求。
2025年08期 v.51;No.534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田仕兴;况云刚;韦林;王雷;
简述了某常开静接触片成形过程中手工弯曲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斜楔结构,能使模具零件的垂直运动转化为水平运动,完成零件预弯曲成形,同时通过上模压弯凸模压紧弯曲镶件完成零件2次弯曲整形。设计的弯曲整形模实现了180°的弯曲,获得了成形质量良好的常开静接触片,该弯曲方法对成形小型复杂需弯曲的零件具有推广作用。
2025年08期 v.51;No.534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周宇迪;
以某车型前侧围外板为研究对象,其前挡风玻璃搭接处造型特殊,侧整形时易起皱,破坏零件表面的平面度,影响装配精度,探究前挡风玻璃搭接处的成形工艺,决定采用压料侧整形的方式,考虑搭接处与其他零件的关联性,无法设变,只能对侧整形废料区造型进行调整,采用合理的废料区造型设计,引导材料流动、调整应力分布,可抑制起皱,提高零件成形质量。
2025年08期 v.51;No.534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韩晓林;常喜;王志强;
对某车型空气室下板结构进行分析,预判顶面凹形特征处存在起皱风险,采取模具结构简单、材料利用率高、模具制造成本低的解决方案,并利用CAE分析软件优化工艺,得到最优的成形仿真结果。现场模具成形的制件出现起皱问题,实际成形状态与CAE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制定整改方案,优化模具进料阻力并调整冲压设备参数,解决了成形制件顶面凹形特征处起皱的问题。
2025年08期 v.51;No.53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冀军;段彦宾;
汽车车身前围板属于成形难度较大的内板件,型面特征复杂,侧冲孔、翻边、整形等工序成形内容多,零件采用4道工序成形,OP40工序局部同时包含上、下侧翻孔,为了在同一工序中实现该成形,采用分时序的上下翻孔方法。模具经调试验证:结构紧凑、分时序成形无碰撞干涉,翻孔精度满足客户要求。
2025年08期 v.51;No.534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张前波;韩军祥;
以某车型背门外板上段为例,通过SE分析制定4副模具成形方案,包括拉深、修边、翻边等工序,优化冲压方向并设计单曲率压料面,针对修边碎屑导致的外观压伤,通过调整接刀位置、打磨刃口及研配间隙等措施解决,该成形工艺使零件成形尺寸稳定、外观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为同类零件冲压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1;No.534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王才;沈晨晨;黄世朋;
在常规成形工艺中,对于带窗框的车门外板,一般采用压边圈将板料压紧,并通过凸模进行成形,由于窗框角部及A面特征区域存在较大的落差,导致板料受力不均,引发成形零件表面质量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在窗框区域增设内压边圈,与外压边圈协同作用,以便更好地控制板料的流入,改善窗框角部的表面质量;同时在A面特征位置设置固定凸模,其余区域的凸模则由固定式改为活动式。成形过程中活动凸模与上模先将A面压紧,然后进行特征部位的成形,以解决A面特征区域可能出现的表面质量问题。
2025年08期 v.51;No.534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